由宽慰自己,弗朗索瓦仍觉得胸口几分酸涩。
玛丽的舅舅、洛林红衣主教亦颇不自在。在他看来,如今是法国形势正复杂的时候,刚荣获后冠的外甥女却匆忙离开,于吉斯家族即便算不上釜底抽薪,至少也是一大损失。
唉,为了朝堂平衡,也为了政局稳定,新王弗朗索瓦二世,从妻子名誉险些受损的愤怒中冷静下来,遵从洛比塔尔大法官的建议,只暗示蒙莫朗西辞去王室总管一职,仍保留了他的王室统帅身份,还假意表示器重,请他“务必继续为宫廷效力”。
昔年蒙莫朗西同首席情妇狄安娜沆瀣一气,“名义上的王后”凯瑟琳没少受委屈。现今那位夫人被赶走、离群索居(听说身体还每况愈下),王太后总算出了半口恶气;她甚至劝导长子,亨利·德·吉斯尚年轻,威望有所不足,暂时还得依赖蒙莫朗西稳住军队。可以想见,若没有玛丽在后宫帮忙进一步造势;内阁首相洛林红衣主教,尽管大权在握,势必仍长期忍受宿敌的掣肘。
朗格维尔公爵倒是被任命为了寝宫主管,可确保内廷安稳。至于在亨利二世去世后传播流言的科利尼,其职务则交由內穆尔公爵接替——总算还是半个自己人。同样对王后不敬的孔代,宗室亲王之衔没法简单剥夺,受了些训斥,赋闲回老家思过去了。
玛丽却只能暂时忽略亲人的怨念。伊丽莎白大婚在即,英格兰摄政王能感觉到威胁在加重;秘书李乔屡屡来信,提醒她万不可轻忽,须得赶紧回伦敦主持大局,否则数年心血恐将毁于一旦。
1567年7月,一个风朗气清的日子,载着法国王后的大船,终于在罗斯科夫港扬帆起航。
船舱中靠着软垫、胡乱翻书的玛丽,心神却愈发不宁。
只要稍稍闭眼,她仿佛就能看到离别时弗朗索瓦那故作坚强的脸。他的声音似乎还不时在耳边回响:“我知道英格兰对你很重要。抱歉,现今宫廷内存在那些不安定因素,我也希望你远离……我也会努力,建造一个清明、安稳的法兰西,等你回来……”
骤然失去父亲,妻子再度远离;即使还有母亲襄助,新君要承担的压力,绝对非同小可……那样的落寞,竟像到了一个极致。
自己仿佛多么残忍……玛丽遮住眼睛,脑子里嗡嗡一片。
她几乎不知道,这晚自己是怎么睡下的。
一夜过去,天明时分,玛丽迎着晨曦,走上甲板,她忽然完全惊呆了。
这是做梦吗,玛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经过一天缓行,她竟还能遥遥望见——那是,法兰西的海岸线!
泪水霎时如断线的珍珠,从她脸颊滚滚滑落。
玛丽扯紧了披风,哽咽着道:“现在,立刻,我们掉头回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别了,法兰西,再也不见了。
史上的玛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开她的“故乡”,就曾这般在船头发出悲鸣。那时节,亨利二世和弗朗索瓦二世已相继离世,王太后凯瑟琳对她冷淡不已,母亲逝世逼得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回苏格兰执政……
我又想重读一遍《断头女王》了,但是看着就又好心酸……
感谢这些日子来,过年胖一圈、薄荷糖、Avonlea、煮酒品香、Leo熙、深林一树精、雪半枝头花未央、爱爱、南媮、雾继。、凛月祭……为我浇灌的营养液~
感谢每一位订阅、留言、打卡、撒花、加油本文的小天使们~
你们都是我更新的动力,抱抱吧~
对手指,作者君每天最喜欢看评论了……那个,嗯,啊,呃……
第55章 童贞女王出嫁(捉虫)
1567年9月, 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伊丽莎白·都铎,在伦敦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无数花瓣撒向空中,鼓号震天作响, 大量伦敦市民涌上街头, 为女王陛下欢呼雀跃。
真想不到, 竟能看到童贞女王出嫁的这天。玛丽频频环顾周边,很有见证奇迹的感觉。
这个男权年代,女人通常认为是无力独自统治国家的。因此, 历史上的伊丽莎白一世在任四十多年、且还终身未婚, 着实特立独行,不可思议。
而现今英格兰女王的婚事,也可谓异常至极。作为一位在位君主,她堂堂头婚,却并未和其他王族联姻, 反是嫁给了血统不算高贵的臣下;而她这位王夫, 居然也不曾按照惯例被加冕为君,只被封了个尴尬的公爵。
真是前所未有……再加上这对夫妻采用了新教仪式,更为他们的婚姻蒙上一层仿佛“非法”的隐喻。
至少摄政王和大半个枢密院都这么想。
“固然有悖罗马教廷的规矩,但伊丽莎白女王本人执意如此。而英格兰全国上下……唔, 至少伦敦市民是认可的。”受邀观礼的弗朗索瓦点评道。 “这场庆典, 气氛愉悦,是婚礼应有的模样。”
法兰西国王陛下, 刚刚按传统在兰斯即位,就匆匆访问英格兰,参加他国国君的大婚;原因主要是他的妻子在该国摄政——其实王后最初真没计划捎上丈夫,只不过出行时折返了一回,又多在法兰西待了两天, 他便情难自禁作出决定——事到如今,弗朗索瓦二世爱妻痴狂的名号,俨然传遍了整个欧洲。
新近被誉为红颜祸水的玛丽,正看够了巡游开始走神:伊丽莎白今年三十四,放到现代社会也算晚婚……也没啥;同样晚婚、弗朗索瓦的姑姑玛格丽特公主嫁去萨伏依,因公爵收复的家族领地属于她的“陪嫁”,俨然成了“女王”,又生下儿子,日子过得还挺幸福……哎,这里欢天喜地,法兰西那边恰有隆重葬礼举行——前首席情妇、曾经实质上的王后瓦伦蒂努瓦夫人溘然长逝,巨额遗产大概能让两个女婿笑得合不拢嘴……
弗朗索瓦温柔握住玛丽的手,在她掌心轻轻擦了擦,唤回她的注意力。“在想什么?”
“哦,这里护卫工作做得很好,警备十分周全。”玛丽随口一答。说着,她又想起了很重要的、意大利秘书李乔这段期间替她关注、他作为旧教徒却不便去拉拢的某个人物——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
这位史上在伊丽莎白麾下大有作为的警务专家及政治家,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教徒。且不提他在外交内政上的成绩;原本的玛丽·斯图亚特,就是因为他诱捕审判定罪,才最终被处以极刑——操纵一切的他,还赢得英格兰国内的大量赞同声,足见其能力之强悍。
由于穿越女玛丽改变了历史进程,以天主教徒身份摄政英格兰;1563年方进入律师界的“年轻人”沃尔辛厄姆,仕途多少受到些影响。他直到1565年,才险险当选为议员。
但一个月前,沃尔辛厄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