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都可以说哦。”
卖爹爹换来的饼饼,真香,嘿嘿~
结果她一抬眼,就见施大人叔叔停了笔,手脚僵硬,忌惮地望着自己身后。
小崽子也感觉到了,后背怎么有股凉飕飕的风?
俞相不知不觉来到她身后,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施大人:“是啊,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这个,丞相大人,我今天差不多了。”
施大人见俞相面色不大好,正准备开溜。
但是刚起身,就被俞相喝住:“坐回来!小崽子前几天都跟你讲了些什么,原原本本说给我听!”
他若是不好好查一查,说不定等将来后人翻出这施世恩的破案笔记,能从里面发现一本《俞相与边关妇人二三事》。
以施世恩的名声,他亲手所书的就算是假,旁人也会当成真的。
俞相可不想被坑!
再说,他这些年所经历的事,除了自己还有谁更清楚呢?
施大人本以为俞相是不满别人对他的窥探,但是随后发现不是那样。
小崽子要讲爹爹的英雄事迹就好好讲,施世恩要记就认真记!
但是不能瞎说,尤其某些有的没的少提,但是重要的事被小崽子忽略掉的,俞相还能立马补充。
这个重要的事——泛指所有展现俞相个人魅力与能力的事!
都非常重要,一件也不能落下!
所以他不是来阻止施大人采访的,更像是来负责审核校对。
施大人:“……”
太感动了!
丞相大人突然对他事无巨细,和盘托出,是不是代表,他有要指点后辈的意思?
其实并不是,施大人想多了!
俞相只是替自己把关的。
这还代表……若水老和尚送的人情,他领了!
几个人守了二十年的秘密,是这么轻易让施世恩随意探听的吗?
那日他在禅房外并不是巧合,那分明就是故意要说给他听的!
施大人身为父母官,一直致力于办理冤假错案,在百姓中十分有威望。
同时,他又很欣赏俞相,想将关于俞相的事都记下来,编辑成册。
或许将来有一天这些册子能曝光,有施大人替俞相澄清苦衷,辩白身份,比任何人都管用!
这便是若水老和尚,想要俞相继续留在京城,而送的诚意!
至于将来有没有那么一天,谁都不知道……
但是一个他,一个皇帝,都算是费尽心思在挽留了!
接下来,就要看皇上能几顾茅庐。
直到,他终于能拿出打动俞相的条件来!
***
俞相回京的这一天,皇帝亲自出宫门相迎。
禁卫军开道,百官随行,可以说是排场十足!
倒也没有强制要求让文武百官去迎接俞相,只不过众人见皇帝都去了,还能看不明白局势吗?
俞相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依旧不动摇,再稳固个十年没问题,还不赶快抱紧大腿?
百姓们纷纷谈论:“俞相到底立了多大的功,皇上竟然这样看重他?”
“真没想到啊,到头来最风光的居然还是俞相!”
“听说俞相临危不乱,救了许多被困北漠的官员。从前大家都只骂俞相,但若比起恭王来,我觉得俞相要好多了。”
“那倒也是!听说俞相家的两个女儿此次也立了功……”
小崽子坐在马车之上,悄悄拉起帘子的一角往外面看去。
“好多人呀……”小声感慨,“三姐姐,我们很快就能跟姨娘和二哥哥团聚了么?”
“应该是吧。今日皇上在宫中设宴,大家都要去的。”
“哇!!!”期待地拍手手。
知道小六是想他们了,其实俞莲自己也想。
俞莲从前不觉得,此刻的心情大概就是近乡情怯吧。
俞相的确最是风光,他去宫中赴宴穿一身紫团花锦缎长袍,袖口绣仙鹤图案,站在一众文臣当中如鹤立鸡群。
当然,他还是有分寸,出挑却不抢风头。
皇上乃一国之尊,要的是稳重高贵!
而俞相身上却天生那么点不羁的气质,所以偏爱紫。这种亮而风流的颜色,只有他能压得住,与稳重完全相悖的风格,不至于抢皇帝的风头。
不过也有人对俞相回朝表示不满,大概就是御史台的部分人。
御史们与俞相水火不容,都相爱相杀好多年了。
俞相不在时,他们找不到动力。
这俞相一回,却恨不得立马展开工作。
他们打算劝谏,皇城失火损失惨重,如今又有战事,想劝皇上不必为了替俞相接风洗尘大摆宴席。
结果几人商量时,恰好被路过的施世恩听到了。
“几位大人,今日虽说是宫宴,但是皇上提前说了一切从简,绝不是铺展浪费。”
“可是皇上亲自出城迎接俞相,又大摆宫宴,还是太隆重了。”一位坚持认为俞相不配的大臣说道,“我还是认为此事不妥!”
“莫说俞相在皇上遇困时,稳住了大局,救出了我梁国许多官员世子。就说他的两位千金,一位在北漠配合赵家少将军救驾有功,另一位六小姐还从图兰人手里拿回了梁国布防图。请问在坐各位大人,有哪位功劳比得过俞相?”
施世恩一番话,将众人问得哑口无言,被他直视那人更是面红耳赤。
更别说皇城失火要多亏了俞相,那场降雨不但救了皇上和宫中众人,还破除了恭王扰乱人心的谣言。
施世恩不说这个,是怕欺负他们!
在他眼里,俞相担得起今日之荣。
这群御史平时话多就算了,可千万别在这时候添乱,反而毁了皇上好不容易留住俞相的心血!
等他离开后,众人面面相觑,都能从彼此的脸上看到两个问题——
“施大人说起俞相,那副与有荣焉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他是不是被俞相给蛊了?”
……
话说回来,宫宴上虽然热闹,但也有人情绪不对。
若是细心的人便能发现,皇上的眼睛有些红。
那是因为他今日接俞相回朝前,先送走了二皇子。
二皇子一行人……已经踏上去北漠的路程!
他的母妃林贵妃哭得如同泪人,皇上还安慰了好一阵。
这也不能怪皇帝狠心,是二皇子自己要求的,因为他听说只要自己做质子便可向北漠借兵。
前线战事打得紧,这无疑是个能扭转局面的好办法。
于是二皇子就向皇帝求情,以他作为交换条件与北漠签订同盟关系。
皇上不肯答应,他便以不吃不喝作为要挟。
二皇子何尝不知道,自己此去恐怕时日无多?可他也厌倦了如今这样人不人鬼不鬼地躺着。
他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