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就是这种危险猛兽了。现在数据应该更新过了,所以这里暂时是空白的。
而且,其实她自己才是这片土地上的危险猛兽吧……凤族的食谱是怎样的来着?反正不是纯吃素的。
——
大致记录了一下这张帖子提到的信息,鸿华又点开一张名为“灵气复苏对普通动植物影响——实验记录与分析”的帖子,跳过前面一长串密密麻麻的专业公式与数据,直接看最后的分析结论。
虽然这结论已经尽量写的亲民了,但还是带着一种官方报告的口吻。
“根据我们团队记录的灵气复苏后植物成长数据,可以看出,每种植物的生长速度相对以往都有显著提升。不同植物的提升程度不同,但都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对所有测量品种进行平均之后得出,植物的生长速度增长了22.67%。考虑到测量的品种限制与每种植物实际种群数量,这个数值无法代表全球植物的平均增长速率。”
“该项目自灵气复苏三个月后才正式展开,缺失三个月资料。我们从该时期进行的其他植物实验中提取了一部数据,计算后填入空缺,以此建立了灵气复苏以来植物生长模型。虽然存在引用和模拟的数据,但从模型可知,植物生长的速度仍在继续加快,推测与天地间灵气的不断增长有关。本帖数据会随着新的实验结果发布进行进一步更新。”
“虽然因为灵气的影响生长增速,但这些植物仍是普通物种,未发生异变,也未成为妖怪一类的存在。推测灵气对植物生长的催化并不会导致它们获得修为,等待进一步验证。”
“动物实验中,发现动物同样有生长增速现象,但只有部分物种增速达到显著水平。”
“初步推测这种增幅与动物体型成反比,初步建立的模型相关性低。去除所有无脊椎动物之后,生长增幅与动物体型形成反比关系,但相关性仍不高。”
“在进一步去除中大型动物的数据,仅保留小体型动物后,相关性分析达到了高相关。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灵气对动物的生长催化目前仅作用于小型动物。”
“对小鼠、麻雀大小的动物,生长速度增幅达到了21.92%。而到了野兔大小的生物,速度增幅骤降到7.13%,家猫的生长速度增幅仅为1.02%,在统计学上边缘显著。”
“生长速度的增幅对幼年动物表现为快速生长,对成年动物影响不大,但由于幼崽成熟较快,其生殖周期受到相应的影响,有所缩短。这种增幅不影响动物的体型,在肌肉密度等生理数值上也未发生显著变化……”
“所有动物的免疫能力都有微弱提升,该提升与物种体型无关。同时,生长速度的增幅并未使得动物的寿命缩短,此项研究有待长期观察。”
“无脊椎动物受灵气影响微弱,有研究者认为这和它们没有复杂的脑结构有关,尚未有相关实验证实……”
通篇研究看得鸿华眼花缭乱,仿佛回到了那段痛苦阅读外文文献的时光——虽然这个是中文的。
总结一下,整篇文章其实就一个关键点:
小型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了。
第一百零三章 鼠患
通篇阅读完帖子之后,鸿华大致猜测到了老鼠和蛇数量多到成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灵气繁殖得太多了。
这个推测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在没有看到这个帖子的数据之前,她也纯粹猜过这样的可能性。
之所以有了猜测,还要进一步探究,不过是为了进一步确定一下,探究这种异常状态背后有没有隐藏什么危险。现在发现单纯真的是只动物繁殖过多,那就……随它去吧。
虽然大规模繁殖的蛇鼠肯定会带来各种问题,小型动物数量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带动其他动物的数量增长,但这就不是她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反倒是之前看到的帖子给她带来一种恐惧感——源自十六年的学习生涯熟悉的恐惧:理科在支配了校园之后,连修行相关的内容都要支配吗?
她可不想之后在某些理学课本上看到法术原理解析,太幻灭了。
这世界继续变化下去,怕不是不久就要修改教材了吧,可怕,想想真可怕。
——
鸿华自己不用担心鼠患的问题,但显然,很多人避不开这个可怕的状况。
没过多久,在她无聊上网闲逛时,发现“鼠患”这个关键词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一大群人在网上抱怨自家闹老鼠了,发了许多相关的内容,最后竟然汇总出了一个“家里闹老鼠”的标签。
也是,老鼠这生物和蟑螂差不多,看起来以为它们没法生存的地方,它们完全能够活得好好的。
之前,鞭炮之类的事物制造出的大动静显然在很多地区都惊扰到了它们,让它们一涌而出,开始侵占新的地盘。而这个闸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当然,就算没有鞭炮声作为导火索,等它们再繁殖多一些,隐藏不住身影时,依旧会演变成今日的局面。只要老鼠过度繁殖,这样的事情就迟早要爆发,只是早晚的问题。
无论如何,现在许多人面对着同一个问题:要怎么解决掉家里的老鼠啊!?
专业除鼠公司的规模可无法应付一夜春笋般冒出的大量业务,更何况他们中很大一部分还在放年假——谁能想到在过年期间,会突然多出这么一大笔生意呢?
不得已,许多人只能自己找办法除鼠,但老鼠如春草般生生不息,而且又很聪明,吃过一次的亏,一大片区域的老鼠都不会再上当。
本来还有人想着家里养了猫能防御一下老鼠,结果不知道是老鼠太多太凶,还是宠物猫没了野性,许多猫压根不敢去抓老鼠,敢抓的,对着一波一波涌出来的老鼠,往往最后也没了脾气,看见了就抓一两只意思意思,没看见干脆就不管。
猫固然是老鼠的天敌,但如果几十只老鼠群起攻之,那猫也得退避三舍。
如此下来,用猫防御成功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带着被咬的猫跑去医院打疫苗去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网上多了一大群人的抱怨。
但这不是鸿华关注这件事情的原因。
真正让她在这件事情上投入关注的原因是:她收到了一大片的私信消息,一眼扫过去,一大堆“鼠”字,看得她都快完形崩坏了。
老鼠的事情怎么扯上她了?难道她空置的宠物店那边闹老鼠了?不应该啊?
再仔细看了几条,更不对了,这些人在说什么?想要买鹦鹉去抓老鼠?买鹦鹉?就算你们想借助宠物的力量,不也该是买猫吗?
事态的发展太过扑朔迷离,鸿华顶着一脑袋的问号,仔细查看起了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