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说道:“好话不听,坏话也说尽了,我就不信她还不肯动动自己那没多少的小脑瓜。”
要是这都不能让莉迪亚自己看清一个渣男的本质,那玛丽觉得这姑娘是真的没救了!
作者有话要说: hhhhhhh都说了灵感来自于巴纳姆了,那肯定是搞营销呀,想不到吧.jpg!
玛丽:感觉欺负莉迪亚就像是训猫咪,罚多了她再干类似的事情总会想想吧……
感谢 拔丝辣条、zoey27040、茕花酱是什么酱x4、似寒 的地雷,感谢 无所谓雪、。.x10、藏剑x5、泉觉x10、莱斯特是我的说、j(^^)cl、似寒、茕花酱是什么酱x5、一生守候,十年无邪x5、情深、党在我心中、香砌x20、亭亭isswind、南方小蜡烛、莫潇音、alize艾蕾兹、wwz岁月x15、张幺歌x3、迷路的某只 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哒!又有姑娘的营养液被屏蔽了_(:3∠)_!是哪位姑娘领养一下!
49、红娘好难当51
51
三天之后, 莉迪亚答应了威克姆先生下一次的舞会邀约。
这件事情还是凯瑟琳告诉玛丽的。
趁着天气好,玛丽一大早来到了梅里顿的客店——霍尔主编认为走邮政路线寄信稍微有些慢,所以直接托人将连载着《连环杀手棋局》的新一期《海滨杂志》样刊带给玛丽。
而玛丽也把之前整理好的新连载思路写了个梗概, 装在信封里,请来者再将信件托付给霍尔主编, 为的是询问他对下一个连载的思路意见。
在十九世纪编辑和作者的关系,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作者完稿之后, 再将稿件寄给编辑,等待是否过稿的消息。
这样的好处在于,所有的创作权全部在作者的手上,是作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作。至于刊登与否, 则是创作之后的另外一个程序了。
但在二十一世纪,一部分出版社或者杂志社的编辑,更倾向于率先阅读作者的大纲和样章, 与作者及时沟通, 先签下作品版权再让作者创作的合作模式。
这是创作过程对市场的妥协——编辑的绩效考量完全在于读者的多寡, 以此为角度来干涉作者创作,多少能保证一些作品的商业价值。
站在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讲,玛丽并不完全赞成这样的方式。
如此工作, 自然是能保证出版的文本是读者喜爱、杂志社能够拿钱的, 却是完全将文学当成了商品看待。作者很容易丧失自己的思考、自我的表达, 将本身的创作动机完全凝聚在金钱上。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合作模式既能加快编辑审稿的效率,作者呢, 也能获得来自编辑的专业建议,是个双赢的方案。
玛丽现在的创作动机也只有金钱一词。
她也不是没幻想过自己能成为巴尔扎克、司汤达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的大文豪——做梦还不行嘛。先不论其作品能卖多少稿费,单单是名留青史一词,对于玛丽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就已然是莫大的诱惑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没钱吃饭,哪儿来的力气创作?玛丽觉得自己还是专注现实,保证自己能够依靠稿费经济独立后,再想如何创造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吧。
所以她还是选择了二十一世纪的合作模式,先把剧情梗概交给霍尔主编,让他站在经验丰富的编辑角度上提供一些建议,增加过稿几率。
把信件交给负责跑腿的青年后,走出客店,玛丽回复凯瑟琳:“莉迪亚答应了威克姆的邀约,那不是更好吗,我马上又有五顶崭新的帽子啦。”
凯瑟琳:“……”
陪同玛丽的凯瑟琳几度欲言又止,她犹豫片刻,才小心试探道:“你是真的觉得威克姆会提出私奔这种荒唐事吗,玛丽?”
玛丽勾了勾嘴角。
“你要是和莉迪亚一样不信,”她说,“我也没办法。”
“我信。”凯瑟琳轻声说道。
这换来了玛丽讶异的目光,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四妹继续开口:“你能帮助专业的侦探破案,而且都连载推理小说了,鉴定一个人的品性总比描写谋杀案简单吧。”
“这不一定。”
虽然凯瑟琳是在夸赞自己,但玛丽还是摇了摇头:“现实中的人心远要比虚构的角色更为深不可测。”
不过,凯瑟琳这番话倒是着实让玛丽有些惊讶。
在原著中,凯瑟琳这位班纳特家排行老四的妹妹,给玛丽留下的印象就是……没有印象。
而现实中的凯瑟琳基本也是如此,她没什么主意,也没什么爱好。因为年龄和两位大姐差的有些大,玛丽又是那种闷头读书不爱社交的性格,因而凯瑟琳身为姐姐,反而成了莉迪亚的小跟班。
日常生活中除去偶尔和莉迪亚吵吵架抢抢漂亮帽子,也不过是女孩子家的小打小闹,总体来说基本上是莉迪亚喜欢什么,她就喜欢什么。
只是莉迪亚毫不关心玛丽的创作之路,这点玛丽很清楚,不过她完全没料到,凯瑟琳会对自己的连载产生兴趣。
几天前还在听她关于马戏团的故事梗概,几天后主动陪她来取样刊,这副模样可不是姐妹之间的客气友好。
“原来你也喜欢侦探小说,”于是玛丽说,“我之前都没发现,凯蒂。”
凯瑟琳脸一红:“之前不太喜欢,我觉得这都是男孩子才会喜欢的东西。不是谋杀就是犯罪,又血腥又可怕。”
玛丽:“然后?”
凯瑟琳:“然后你的连载刊登在了《海滨杂志》上,爸爸喜欢的不得了,来回看了好几遍,还在餐桌上夸奖你。我就去看了看,发现推理小说比我想象的有趣多啦。”
好吧,这种“真香”体验谁没有过呢。
玛丽失笑出声。
不管她之前怎么想,现在她看上去倒是兴致勃勃地,谁还会嫌弃自己的妹妹对书本感兴趣。
“那你要是有兴趣,”她说,“我就把之前读过的几本推理小说推荐给你。”
“我更想知道菲利普·路德先生的故事!”
凯瑟琳鼓起勇气开口:“我是听到你今天来拿样刊,才特意跟来的,就是想知道……后面的情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