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120

热门小说推荐

他:“别但是了,就按我说的去说。”

陈柏松摸摸鼻子,觉得少爷的脾气变大了,不过这是好事,上位者就该如此,他以前还担心少爷的脾气太软,如今看来,他这担心没必要了。

陈柏松喝了口茶,转移了话题:“这茶不错。”

林渊:“叫二两装些给你带回去。”

“最近不少人给我送礼。”陈柏松说道。

林渊点点头:“都送些什么?”

陈柏松:“金银珠宝,刀枪剑戟,还有……”

林渊:“女人。”

陈柏松颔首。

林渊:“你都收下了?”

陈柏松摇头。

林渊:“下回再有人送,你就收下吧,金银珠宝分给部下,女人给我。”

陈柏松瞪大眼睛,少爷刚刚不还说不成家吗?

陈柏松想了一会儿,又觉得送来的那些女人不算成家。

便点头说:“都给少爷送来。”

林渊:“……”

我觉得他似乎误会了什么。

陈柏松:“但人有些多,您注意身子。”

直到陈柏松离开,林渊才反应过来陈柏松的意思。

他是觉得自己能把那么多女人……

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误会。

但是现在把他叫回来解释,又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

算了,到时候就见分晓,不用这么麻烦。

直到——

陈半仙有天送了一盒丹药给他,做的漂亮极了,还用豆粉裹了一层,丹药看上去白白胖胖,非常可人。

送药来的人还说:“半仙说的,此物能叫南菩萨夜御十女。”

……去他的夜御十女吧。

第065章

再次听见徐寿辉的消息是在次年三月,天完的首都蕲水县城被攻破了,徐寿辉的得力部下彭莹玉战死,徐寿辉只能带人后撤到黄梅县一带和元军打起了持久战。

此时,已经是至正十四年,得到的消息是去年年底的消息。

“刘福通那边情况倒是不错。”林渊笑道。

元军集结了几省兵力去对付徐寿辉,足以证明元军对徐寿辉的重视。

不过在其他方面,元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至正十二年,三十万大军攻打刘福通所在汝宁府一带,结果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至正十三年,十万大军来攻打高邮,最后战败,损失了近六万人。

徐寿辉手里的人并不多,可朝廷依旧没能把他一举歼灭。

朱元璋在此时说:“元庭力竭,我们正可在今年再进一步。”

林渊冲他笑:“我也正有此意。”

他们如今已经占据了泰州,高邮,常熟以及常州和松江,林渊站在舆图前,冲众人说:“诸位来议。”

朱元璋和陈柏松的意见很统一,他们认为现在他们兵强马壮,士气正盛,原有的五万兵丁已经新增到了三十万——林渊至今都觉得这个增幅十分恐怖,招兵的事是朱元璋跟陈柏松负责,这两个人在他面前没表现出能言善辩的一面,但从这个人数来看,他们的口才一定很好。

或者他们帐里的幕僚都不错。

他们认为现在可以直接拿下平江路。

宋石昭却认为,与其只拿下平江路,不如两路并行,一路拿下平江路,一路就去拿下平江。

平江路是元朝的行政划分,其中包括昆山、常熟、吴江和嘉定。

平江则是一个单独的地方名称,也就是后世的江苏苏州。

刀哥听不懂,在一旁看手指甲,林渊看了他一眼,他就连忙说:“我都行,我不挑!”

一屋子人都笑了。

杨子安则说道:“我可领一路人马去平江。”

朱元璋:“我可前去昆山。”

陈柏松:“嘉定。”

刀哥:“……那,就只剩下吴江了?”

林渊笑道:“交给你了,你要是觉得不行,就跟他们说,叫他们跟你换换。”

刀哥挥手:“那倒不必。”

林渊把出战时间定在年末,也就是冬天。

虽然看起来这个时间不利于打仗,可对他们而言是有利的,现在大部分的财政支出都在棉花的采购上,林渊没有让自己治下的百姓种植棉花,宁愿花钱在外头买。

他要保证百姓的食物来源,保证他的士兵有充足的粮草供给。

而冬天以前,他们必须得加班加点的做准备。

制衣坊现在忙得团团转。

女人们一天几乎有六个时辰在上工,这还只是基础,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七个时辰,如果在​‎­‎现­‎‌代‍­‌​‎,一定会有人告林渊压榨劳工。

可在这个紧急时期,没有人会觉得辛苦,女人们坐在屋子里,免受外面寒风的侵扰。

到了夏天,屋子里还有冰盆。

古人早就会制冰了,硝石制冰这个手艺一直有,但是贫苦人家可没在夏天见过冰,好在林渊现在有不少硝石,他可不想在辛苦的劳动中还有人因为中暑出事。

他现在不想损失一个人。

士兵们要在室外训练,杨子安他们几乎每人都带队出去剿杀过山匪和土匪寨子。

大一些的寨子都没能逃过,现在林渊治下的地方,野外几乎遇不到什么危险。

商人们也越发喜欢到高邮来做生意,他们甚至不少人都带着丰厚的家资来高邮定居。

只要有人来,有人花钱,有人挣钱,经济就能发展。

钱大娘正在缝制棉衣,天气渐热,她穿着单薄的布衣,却还是觉得闷,额头的汗很快滴落下来,把棉衣的布料晕湿,好在只有那么一点。

就在钱大娘热得灌了一杯冷茶以后——说是冷茶,其实现在茶水放得再久都是温热的。

外头终于传来了女孩们欢呼雀跃地声音。

“冰来了!今天的冰来了!”

“我们那至少要三担!”

“得了吧,你那才几个人?我那三十多个呢!我得要五担!”

赶着牛车送冰的年轻人跟她们很熟,此时笑道:“姑奶奶们,饶了我吧,管事的说了,十人以上三十人以下的三担,十人以上六十人以下的五担。”

女人们讨价还价:“我那的姑娘们个头都大!”

“一个能顶三个!”

年轻人无奈:“那我说了也没用,管事的得扒掉我一层皮。”

女人们见管事的没跟着一起来,只能各自叫人领了冰回屋子。

冰一到,屋内的女人们就觉得凉爽多了,她们挽起长发,用木簪簪住,手底下的活也干得更快了些,每一个屋子都有一个女教,教针线活的和管人的,哪个屋子干得好,她能得到的奖励也多,但若是中饱私囊欺压员工,总管事那里就有匿名投诉箱,一旦查实,不仅要革职,还有可能蹲大狱,游街。

哪怕是为了脸面问题,都没人敢去干,尤其是女人们的脸皮比男人们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