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便是他来报此事!谁晓得……”
听得堂弟这般说话,吴益的脸更难看了。
辖内闹出百姓暴乱,竟是直接同衙门差役大打出手,又在中途被曝出军情,已经算得上是极严重的事故了,哪怕最后已经平息下来,今日一早,负责此事的都监也应当过来汇报才对。
难道自家前两日才立下的威风,立时就有人不当回事,敢来挑衅了吗?
不过也算来得好!
他正愁没由头拿那顾延章、王弥远的错处,有了这三人绑在一处,等整治得漂亮了,那小小的都监还不算什么,顾、王两人都是能干活的,到时候抓了把柄,正好叫他们“戴罪立功”,“功过相抵”,将来还能少点人来分功劳的饼!
想到这一处,吴益已是开始计算着自家这一回靠着“一人领一城”、“一将守孤城”的功勋,究竟能不能直接入阁。
他抬起头,打了铃叫进来两个差役,命道:“去把平叛军中的顾延章,衙门里的李平叫过来!”
两人才领命出去,不过眨眼功夫,其中一人就领了邕州城的都监李平进得来。
对方见得吴铺头也在里头,显然有些吃惊,连忙上前几步,向吴益禀道:“回禀知州,昨日下午城东有近千百姓聚众想要出城,同城门兵起了冲突……”
也把事情交代了一遍,可说辞却与吴铺头的相差甚远,在李平的口中,百姓不过因为焦急,言辞行事都有些过了头,而说到卫七、杜二忠两人行事,他还以为乃是顾、王二位得了“吴知州”吩咐才敢如此行事。
吴益冷声道:“昨日下午的事情,你此时才来回禀,是不是我不着人去叫你,你就当我是个摆设?”
李平一听此话,就晓得不好,立时赔罪道:“下官不敢,实是昨夜事情处置完毕,已是半夜,因下官走不开,本已派得属下来回禀,谁晓得知州才在堂中议事完毕,将将回得后衙,那差役见不多时就要天亮,便想等到开衙再来回禀,不想知州一早又在议事,就耽搁到此时了。”
再道:“正巧下官一并回来,索性便也不用他来回禀,自家来解释。”
又转头对着吴铺头道:“昨日之事,吴铺头也是晓得的——下官见得吴铺头早早回来,还以为他已是同知州禀过了。”
吴益怒道:“那等明明是乱民暴动,你偏只要说偶发冲突,是何等居心?”
李平一愣。
吴益便道:“守城兵卒也敢伤,还就这般打得起来,你居然给他们安置了,还寻大夫?这等刁民,不关起来以儆效尤,难道还要供起来,叫州中其余人去学吗?!”
李平听得无话可说。
他在邕州城中也做了许多年的官了,实在知道这一处的民众,是宜抚不宜压,尤其眼下交贼就在不远处,正要倾尽全城之力来守城,何苦要去做这等引民愤的事情——毕竟百姓被压在城门处,实在也是因为州衙安排不当的缘故。
吴益正要继续说话,忽然外头进来一人——原是方才派去找王弥远的那名差役。
见得对方孤零零一人进来,吴益已是觉得有些不对,问道:“王弥远人呢?”
那差役面色有些犹豫,又有些古怪。
吴益正在气头上,实在见不得人这般样子,便喝道:“说啊!”
那差役支吾一阵,道:“王军将说……他眼下有重要军情在身,事情繁重,便不来了,若是州中有什么吩咐,打发人同他说,待他腾出手来,必定竭力襄助……”
吴益听得火冒三丈,多年的养气功夫悉数毁于一旦,把手上的笔往桌上一摔,倏地一下站起身来,怒道:“就说我有军情要务,叫他立时给我过来!”
那差役战战兢兢,正要说话,门口却另有一人进得来——是刚刚打发去寻顾延章的差役。
李平见这形势,哪里还不晓得出了事,也不说话,连忙悄悄退了出去。
这杂役见得堂中情况,已是知道不好,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好容易行过礼,被吴益死死盯着,吞吞吐吐道:“小人半路遇得顾勾院,他说自家有军情要务在身,要出得城去办差,请知州有什么要紧差事,送去城外平叛军中,自有几位军将处置——还说……正将半数平叛军撤入城中东、西两门内,已是择了地方扎营,不多时就遣人将相应图纸送来,还请……还请知州……知悉……”
吴益面上便如同涂了乌贼汁一般黑,咬着牙道:“就说我此处有要紧军情,叫他二人速速过来!”
两个差役心跳得一个比一个快,差点被吓得发起抖来,总算后来去请顾延章那一个立得稳些,道:“顾官人说,他有差在身,已是去探访交趾军情了,一时半会,未必在城中,营中也当是不在,小人……未必寻得过来啊!”
去找王弥远那一个终于把声音捡了回来,道:“小的去的时候,王官人同顾官人正在一处,也是这般说的!”
吴益简直气得七窍生烟,到底当着两个差役的面,不好不要体面,勉强把心中的翻江倒海的怒气给压了下去,过了好半日,才挥了挥手,把两人打发了出去,复又阴测测地道:“我就不信……等交贼来了,你们能不回城!”
这话也不知道是说给他自己听,还是说给谁听,只其中恼意之深,不知道的,还以为顾、王二人比侵犯大晋的交趾还可恶。
214番外:赣州行(上)
(今天放个番外吧,这一段是日常生活向,时间背景是两年多前五哥还未堂除的时候,他跟清菱一起提前从京城往赣州去探访民情,下面是途中发生的小片段,没什么情节,就是纯日常。不感兴趣的亲可以跳订=3=。)
夏日的天,小孩的脸。
前一刻还是烈日悬空、骄阳似火,转瞬之间,整片天都乌压压地黑了下来。
季清菱看了看天色,忍不住转头问道:“五哥,斗笠在不在你那儿?”
顾延章也跟着抬头望了一眼天上的浓云,很快回道:“莫要找什么斗笠了,夏日雨大,戴了斗笠也未必能挡得住雨势。”
他说完这话,略停了一下,指了指远处道:“方才见得前边好似有一张招子,往前去瞧瞧,跑了这一路,按理也当有驿站了。”
季清菱点了点头。
她的马不如顾延章的快,是以也不废话,轻轻一夹马腹,便往前带头飞驰而去。
行了一里路左右,果然见得一旁的树上挂了一方烂木块。
把马勒住之后,季清菱仔细看了一回那木牌子,只见上头歪歪斜斜画了个酒坛子,又打了个往前的箭头,便回头叫道:“五哥,前头有驿站!”
此时乃是盛夏,两人为了赶路,已是错过了德安县的宿头,本想着去前头一处叫做‘温泉’的小镇上头落脚,谁料到偏遇得这等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