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算得上是医学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出了好几本对后代很有影响的医书、药书,有名医。不过整体上来说,医疗水平还是不高的。
首先,这个时代医巫似乎还有点不分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很郑重其事的记载了一些比如孕妇左臂上绑个红袋子装上弓弦,或是床底下偷偷放个斧头,满百天肚子里的女娃就会变儿子的“验方”——而且信誓旦旦的说,是做过动物实验(母鸡孵蛋)的。
孙思邈本身就是炼丹的大家,这时候的人依然相信丹药才是最好的药,唐代皇帝里一大半都吃过这玩意儿。只是,考虑到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还有唐代最爱炼丹的唐玄宗也活得蛮长的,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就不知道了——如果炼丹的人都吃死了,炼丹也不会流行到明朝那么远了吧。
唐代民间药店很多,药材业蛮发达的,已经很多“进口药”,有的药商还以会开方子闻名,可见后世医生坐堂,前店后厂的药店模式大概已经有了雏形。
民间的医生当然也多,还有外国大夫——不过从留下的记录来看,这些外国大夫技术好像不怎么样,一个给唐太宗炼丹制药,结果唐太宗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给鉴真治眼睛,结果把鉴真治瞎了。所以,在唐代,请外国大夫,很危险。
唐代官方医疗机构最大的是太医署,不过这地方功能比较齐备,相当于最大的医学院+医院+药材基地。里面的医生分四科:医、针、按摩和禁咒(果然是医巫不分家啊)。专门负责上课的医师叫做“博士”,正八品。然后还有药师、药童啥的,除了开药,还要种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360lele.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