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几个亲随抬着桌子、椅子摆在苑儿中,又有仆妇架锅煮水,厨房厨子也跟在齐棣身后。
那人昨日气sè láng狈,今日倒看起来红润多了。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来,王成、明月、宋亮、宋瞎子、王瘸子,上次我们打得赌我输了,这就请你们同郡主一起吃个古董羹来送送她。”
王成瘪瘪嘴,奈于齐棣真的是落了穷巷子,能让他请个饭也算是不容易。
他道:“替弟兄们谢谢少爷了。”
屋前两道冷瑟的目光注视着他。
“茗温,愣着干嘛?来一起啊,别枉费了我的一番好心,我都逃课了。”齐棣若无其事道,说着挽起袖子扎好裤脚,便亲自摘菜清洗。
“少爷,您这是作甚?怎和那双面戏子一般昨日一个样、今日一个样?”缘江做足了保护莫赠的动作,挡在莫赠前面。
齐棣笑意不减,“茗温这婢子很是有脾气哈。”
王成他们却僵了身子,他们少爷什么时候这般好声好气了?
莫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心中默哀,这说请吃饭,看得出来这次饭根本吃的不舒坦……
“前些年莫赠在山里遇见一个采茶老翁,老翁采株不采叶,整株茶树带土一起翻炒做茶碾末卖,竟没人觉得他的茶有其他不对劲儿,还纷纷夸他的茶好。”
屋前那女子端立身子,说话却叫人听不懂。
齐棣停下摘菜的动作,突然笑道:
“好一个老不正经!”
王成他们听罢忙捂脸,自家少爷是个脸皮厚的,听得出来莫赠在骂他不正经却又打着哑谜,他们暗自相互对视,王成硬着头皮道:
“少奶奶,少爷是来赔礼道歉的,他性贵说不出好听的话来,他昨日想了一夜想通了,一大早便吵着要见您,却想了一个破法子……少奶奶,留下吧。”
齐棣没说什么,又摘起自己手中的菜。
王成看了眼不常开口的明月,明月接话道:
“您嫁入府前三日,少爷三日未合眼,他……他!”
齐棣一甩菜叶入水盆,苑中人忙跪了下来。
“他他他了半天!茗温,我稀罕你,你别走行不?”
第四十二章 银子
“前几日斗茶斗了个平局,分了五百两银子于我,现如今手里还有几百两,你通通拿走就是。若是以后再说什么胡话,我绝不会轻饶你。”莫赠缴紧了手中帕,道:
“缘江。”
“郡主,上次您分了一百两给陈七公子,又因为三将军生病奔波,现如今只剩下三百两,您若是全给了……”缘江趴在莫赠耳朵边提醒道。
“三百两就当在齐府住的这段日子,以及买你一个丫鬟的钱,都给他便是。”莫赠淡淡道。
她心知齐棣因为没月银,才说出那么埋汰人的话。
缘江极不情愿将两袋银子拿出,快步向前将钱袋放在那桌上,忙退到了莫赠旁边。
齐棣瞧了一眼桌上银子,嘁了声儿将银子推到一旁,使眼色让王成收了回去。
他道:“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你就是不能出齐府。”
齐棣几拐弯的性子倒是新鲜,莫赠瞧着阴天慢慢走过来,
“今儿倒是新鲜,如果这次不让我走,那下次再没机会了。”
齐棣板着脸,咬牙挤出来一个字,“好。”天道好轮回,风水轮流转,等莫立扬走了,他齐棣再想赶莫赠出府还不容易?
饭吃的煎熬,莫赠倒是吃的坦然。
安管事经过小苑,往门里探头偷偷看了一下。
莫赠正对着门,与他对视一眼,二人目光交汇,心里各自藏着事情。安管事尽揽苑中局面,匆匆离去。
她足到饱腹,才带着缘江去寻了公孙大夫。
马车上,莫赠胸口心悸不安。
齐棣说喜欢她。
若是假的那还好,以后在齐府的日子好过些,若是真的……
绝对不可能!他那个混球整日就会说风凉话!
缘江看出她的异样,拿出火折子便点燃了安神香。
车从汴都行进小巷,莫赠便差车夫回去,王成他们也被莫赠责退。
她带着缘江折了几个小巷,便到了回春堂。
一到公孙大夫那里,便被他拉着提了两个大事。
莫赠见他火急火燎的样子,道:
“有什么话慢慢说。”
公孙大夫一把拉住她的胳膊,道:“这事儿慢不了啊!我知道三将军突然失聋是为何!不是大夫们都看不出她身体健康,却听不到声音的原因吗?许不知是什么物堵住了她的耳穴!”
“那还愣着干嘛,去看三姐姐!”
“唉唉唉……”公孙大夫甩袖将她拉了回来,道:“还有一事,你别急等我娓娓道来。”
他急的口干舌燥,咕咚咕咚喝了好几碗茶。
莫赠口中也有涩感,跟着小饮一杯。
莫赠定下身,方才一进屋便被他拉进了暗室,平日里不怎么出来溜达的公孙大夫仿佛才从外面回来。
他抹了把嘴,道:
“世子爷传信,他已经到京城了!”
……
……
“什么!他这么快就来了?不是说还得几日么……”
齐棣抚平着胸口,“还好还好,老子将莫赠留了下来。”
君止咳了声儿,“仅仅一个抄书就把你吓成这样吗?”
齐棣白了他一眼,拉着桌上的食盒道:
“我师父是他的人,我自然害怕他。”
君止道:“我怎不知此事?”
“别提了!”齐棣道:
“今日那饭吃的憋屈,那鬼煞吃的倒坦然,老子放了那么多盐她就当没吃出来一般。”
ps:小久儿祝你们新年快乐,阖家欢乐~过年一千没人打我吧……
第四十三章 宝花
“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qiāng金缕芽。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
巷中茶馆儿白面红脸的戏子咿咿呀呀唱着小曲儿,打巷头来了个头戴斗笠的灰袍男子,身边跟着两位抹蓝色束腰佩剑亲随,模样不似中原人黄面皮,黝黑发亮的皮肤倒是有些像常年奔波赶路之人。
此巷名宝花小巷,宝花小巷临近京城大道,平日里大多行走的是各地商人,自然也算热闹。
那人路过小茶馆儿,顿了下便在里面随意挑了个座位,喝茶时也不知摘掉斗笠。
茶馆位置优越,位于碧潭一条极细的支流边儿上,支流被当地人称为宝花水,煮茶用的水便出此流。
随从跟着那男子一同坐下,目光却留意那支流方向。
面上有疤的随从道:“头儿,爷让我们在此处等着,日上三竿怎不见人影儿?”
那人只是静静喝茶,随从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馆中有人边听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