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92章 女国医(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今人提起李翰详,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风月片,其实早在50年代,李翰详就是已经是港台两地的票房冠军,亚洲最佳导演,风行港台十多年的黄梅调电影,其实都是他60年代玩剩下的。

70年代拍摄的那些风月片只不过是李翰详的游戏之作,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否认:“我拍那些喜剧片啊,风月片啊,完全是为了卖钱,因为只有帮老板赚够了钱,才有机会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这里李翰详所指的“自己喜欢的电影”就是他帮邵氏拍了多部风月喜剧之后,邵氏支持他开拍的清宫片《倾国倾城》和《瀛台泣血》,以及后来那部将梁佳辉送上影帝宝座的《垂帘听政》。

李翰详年轻时待在北京的时间很长,一直痴迷于传统文化,又因为建国初就离开大陆,免于十年文化浩劫的影响,他生平最喜欢各种古玩字画和小玩意,拍戏时候也一直致力于还原文化传统,又因为美术专业出身,搞起这类和历史文化相关的影视题材自然是如鱼得水。

即便是以游戏的心态拍摄风月片,设计传统文化的还原考究,李翰详却做得比谁都要认真,《北地胭脂》中同治皇帝大婚洞房的场景就是对故宫坤宁宫东暖阁的仿造,而在拍摄《乾隆下江南》时,在片中饰演郑板桥的岳华被李翰详要求勤习“六分半书法”,为的就是追求真实,拍摄一镜到底。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李翰详对传统文化风貌的还原,在追求严谨的同时,也有艺术家的夸大想像。最典型的就是《倾国倾城》中,李翰详将慈禧的寝宫拍成富丽大殿,十分符合观众对皇家后宫的想像,当时要搭这个大殿的布景,一个邵氏摄影棚不够,一向小气的芳逸华居然也同意将两个摄影棚打通来拍。这样的待遇在邵氏就只有李翰详享受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360lele.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