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人。安之琛 现在要什么有什么,而他现在却成了安之琛的陪衬。
安之琛站着说道:”有事现在就说,不用等那日。”什么重要的事,无非就是他的身世问题。这些人还真是可笑,若是他没抛开那些恩恩怨怨,又怎么会主动要过继出去。就如二叔公所说的,只要知道是安家的子孙,谁生的又有什么关系。
安之孝又不知道他娘要说什么。
安之琛没兴趣继续看那张让他讨厌的脸,在他幼时被拐走之前,受了此人多少的欺负,”来人,送客。”
安之孝还没走出去,就听到外面大同高昂的声音,”大人,户部尚书府派人给大人送请帖来了,现在正在门外,大人要不要见?”
安之孝面容有一瞬间的扭曲。
阿凯则走进来道:”二少爷,请了。”这假仁假义的东西,他早看不顺眼了,也就自家爷好脾气,换成是他,定然是揍一顿解解气再说。
安之琛见了来送请帖的人,问了几句话,然后就让大同将人送出去。大同回转身,纳闷地问了阿凯,”我们大爷是禁军参领,跟户部挨不着边,这户部尚书请大爷做什么?”
阿凯拍了一下大同的头,”说你笨你来不承认,那户部李尚书是我们大爷岳父的至交好友。这些人对连家姐弟诸多照拂,这次李尚书请我们大爷,肯定是因为连姑娘的原因。”
大同笑道:”其实我觉得,我们未来的这个主母,不是个简单人呢!”先是靖宁侯府,现在又是尚书府,听说跟鲁国公府关系也很好。
阿凯嗤笑道:”大爷什么眼光,岂会找一个只知道吟诗作画的主母?”
大同嘀咕道:”还要一年的时间,也太长了。”大同跟阿凯都希望主母早点过门,主母过门了他跟阿凯的婚事到时候也有人帮着张罗了。
阿凯乐呵呵地说道:”那肯定的。”等连三姑娘过门,身边肯定会带了伺候的丫鬟,他也不求多漂亮的,只要温柔体贴的就成。
第367章 玉山先生离京(上)
安之琛在尚书府门口停顿了一下。马成腾是一个很随和的人,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马成腾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安之琛见到他自然不会感觉到紧张。只是他听闻李国荇是个很严厉的人,这让安之琛不由的有点紧张。嗯,那感觉怎么形容,好像有种去见岳父的感觉。
管家引了安之琛到小客厅。安之琛知道,小客厅都是招待关系亲近的人,这也算是对他的认可吧!
安之琛听到脚步声,立即站了起来。望着威严的李国荇,安之琛恭敬地叫道:“李大人。”
李国荇进门就在打量安之琛。
安之琛今日穿着宝蓝色织锦圆领直裰,头戴玉冠。身材高大,猿背蜂腰,腰杆挺直,相貌堂堂。
李国荇对安之琛的外貌没甚么可挑剔的。月瑶身段也高,倒也正配。只是他心里有些奇怪,不是说安之琛脸跟墨汁似的那般黑,瞧着只是有点点黑,哪里就跟墨汁似 的,传闻都不可信的,”叫伯父吧!”李国荇跟马成腾是不一样的,他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人,所以难免给人一种很严厉的感觉。
安之琛听闻点头道:”伯父。”
李国荇走到上首,坐下后抬了一下手道:”坐吧,当成家里一样,不用拘束。”
安之琛是听闻李国荇将月瑶姐弟当成自己儿女一样疼,没想到传闻属实,”好。”面对这么严厉的人,又是长辈,那里真敢随意。
李国荇问了安之琛不少的问题,从海口先问起,再问到如今在禁军的事。当然,李国荇也都是问了一些家常,并不涉及军中事务。
安之琛回答得很得体。
外面的随从说道:”大人,该用晚膳了。”
当天,安之琛就在尚书府用了晚膳,膳后李国荇让管家送了安之琛出去,李国荇回到后院,对着询问的李夫人道:”是个心中有丘壑的人,难怪年纪轻轻就坐道了从四品的职位了。”
李夫人柔声说道:”可到底是从军的,以后要外放,也得跟着四处走的,很辛苦的。”
李国荇不置可否,让自己媳妇跟着吃亏那表明是男人没本事。瞧着安之琛,也不是个会让自己媳妇跟着吃亏的人。李国荇不得不感叹,月瑶的眼光着实不错。李翰跟安之琛相比,明显就是个孩子。
李夫人见李国荇心情不错,当下说道:”老爷,我娘家嫂子觉得廷正不错,想将雯姐儿说给廷正,你看如何?”
李国荇想了一下后说道:”我记得雯姐儿是你嫂子娘家的侄女,父母已经双亡了?”
李夫人点头,”嗯,我嫂子的哥嫂都已经过世,单留下这点血脉。不过我嫂子将雯姐儿当成亲生的一般养大。”孤女是很难说亲的,特别是这种寄养在姑母家中没有 兄弟姐妺的更难说亲。别说是高门大户,就是一般人家都不愿意娶。月瑶能在退亲之后还那么挑剔,也是她名声很显得原因。若不然,也只能说一个低门低户的。
孟大夫人很疼这个侄女,所以很操心她的婚事。孟大夫人有一次听到李夫人说起廷正,虽然觉得廷正从武这点不大妥当,但是其他各方面都不错,最重要的是人口简单,嫁过去就是当家作主,所以跟李夫人提了一下。
李国荇摇头道:”廷正今年才十四岁,不用这么急。”
过几年雯姐儿可就过了花杏期了,李夫人压制心头的非议,柔声说道:”老爷,雯姐儿不论样貌才情,还是管家理事,女红厨艺,样样都拿得出手的,若不然我肯定 不会提的。”李夫人心里郁闷,丈夫都能想着月瑶许配给自己儿子,雯姐儿就不能说给廷正呢?李夫人是真心觉得雯姐儿好,也很喜欢她。
李国荇见状解释道:”廷正以后要从武,最好还是结一门对他有助力的亲,若是让廷正娶了你嫂子的侄女,对廷正半点帮助都没有。现在廷正还小,也没功名在身, 要说也说不上好亲。等过几年等他得了功名或者有一官半职以后说亲也容易。”不是那雯姐儿不好,只是娶亲不单单是看个人,要考虑的是方方面面。
李夫人愕然,她没想到丈夫竟然是这个打算。
李国荇想起大管家跟他说起的事,有些叹气。有些事情还是尽早说开,省得又落下什么误会,”当日我只对你说翰儿性子跳脱,月瑶沉稳,两人正好互补。其实不仅 仅如此,翰哥儿什么性子你也清楚,虽然聪慧,但是他的心思不在科举,月瑶师从玉山先生,而玉山先生故交满天下,只要用得好对翰哥儿是一大助力。还有,月瑶 很聪慧,又善理财,翰儿娶了月瑶下半辈子都不用我们操心。”李翰是小儿子,就算志不在官场,李国荇也没强求,前面两个儿子都很出众,小儿子只要不走歪路, 他也不会管得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