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也就认识几个顶级世家的太夫人,这还是给几人作画认识的。
皇后对众人和颜润色,还特别跟月瑶说了几句话,几个嫔妃打趣着说月瑶跟皇后也是一家人。
月瑶低着头没吭声,她一向秉承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原则,所以能不开口则不开口,在坤甯宫这种没她资格开口的地方,更加不会主动开口说话了。
皇后看着月瑶的模样,笑着让人退下了。
见了皇后,还得见过太后才算礼完成了,到了慈甯宫,太监请了众人进了宫殿内。
太后受了众人的礼,就让贴身女官送了几位诰命夫人出去,单单留下了月瑶,月瑶因为对太后也算熟悉,加上又有靖甯侯府的关系在哪里,月瑶很清楚,就算太后不喜欢她,也不会为难她,所以也没紧张。
宫女端来一杯温开水进来。
月瑶正准备站起来谢恩,太后摆摆手,温和地说道:“这里也没外人,不用多礼。”
月瑶听出太后言语之中的亲昵,她有些意外,上次见太后,虽然太后面上对她也很和善,但她感觉得出来,太后对她其实还有审视之意,只是她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加上也没什么可求的,所以也没在意。
太后见月瑶神色很平静,心里微微颔首:“子长,明珠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还不知道得受多少的折腾。”若不是月瑶,谁也不知道明珠吃不下东西是因为盐的问题。
太后自己没有儿女,所以将罗韶跟明珠当成自己的儿女,罗韶是侯爷,本身能力也出众,不用她担心,可明珠却不一样,她自己的妹妹什么性子她还不清楚,可她要 接了明珠到宫里来好好教养而妹妹又不答应,当时她留了明珠在宫里,没想到妹妹竟然不吃药,她也只有妥协了,为此,在妹妹过逝之前她再没留明珠在宫里留宿。
等妹妹过逝她将明珠接进宫,准备悉心教导明珠规矩礼仪,却发现明珠身上的那些劣习大半已经改了,她本以为连月瑶只是明珠的一个伴读,可时间长了却发现月瑶在明珠的心目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要到可以影响到明珠,要不是外甥罗韶很肯定连月瑶是个好的,她肯定动手除了。
她虽然知道外甥看人不会差,但为了防备万一,这些年也一直都冷眼旁观,可经历了这几年的事,她终于认定月瑶对明珠的是真心爱护,而不是她开始认为月瑶是存了利用明珠的心思攀附上侯府,以致攀附上她的。
月瑶恭敬地应道:“明珠姐姐对我是当嫡亲的妹妹一样待的,我为明珠姐姐做这些,也不当什么。”
太后含笑,日久见人心,她冷眼旁观了这么多年,现在也认同了外甥的话,月瑶确实是个好的。
月瑶陪着太后说了好一会话,午膳也留在慈甯宫用,午膳后,太后要午睡,月瑶这才离宫。
月瑶得太后另眼相看且留了午膳,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后宫,很多人自然对此放在心上,不过很快,慈甯宫里有消息传出来,说太后视连氏仿若嫡亲的外甥女一般, 起了心思的人立即偃旗息鼓了,慈甯宫铁桶一般,若不是太后,也没人敢随意将太后的话传扬出来,这话传扬出去很显然是太后的意思,太后这是在护着连氏呢!
太后身边的心腹嬷嬷边给她按摩边笑着说:“太后,奴婢初以为安夫人是个拘谨的,却不晓得是个妙人。”
太后却是赞扬道:“这丫头学织渊博,书画又出众,恐怕外面那些自诩才子的人没几个能及得上她,当日韶儿说这丫头的才学足以当明珠的先生,这还以为他夸大其词,现在想来,还是韶儿的眼光锐利,可惜了,这个丫头是投错胎了。”身为女子,再多的才学也得埋没在后宅之中。
嬷嬷却是笑道:“安夫人虽然不能入朝为官,但是书画却是天下闻名,也不算是憾事。”
太后轻轻一笑:“说起来,还是安家那小子有眼光,能娶到这样的妻子,也是他的福份。”
月瑶并不知道,太后对她的评价这么高,月瑶回到府邸以后,将身上的衣服凤冠脱了,换了一身家常的衣裳。
月瑶看着细雨小心翼翼地捧着衣服,轻轻一笑,这衣服穿在身上虽然受罪,但得了诰命,以后出门应酬也是高人一头。
晚上安之琛回来的时候,月瑶跟他说起来宴客的事情:“你若是忙的话还是不要请假,总请假不好。”
安之琛笑着道:“这么大的事,我肯定是要请假的,你也不用担心,衙门也没很重要的事,都是一些琐碎的事。”
这次请客跟上次会亲不一样,月瑶给亲朋好友都下了帖子,这里面还包括了婉和郡主。
庄若兰接到月瑶的帖子,就笑着回话,宴会当天,她肯定会到,这么大的喜事,她这个当嫂子的肯定去。
彩衣在旁言语之间有些感慨:“没想而表姑娘现在都是四品诰命了。”自己主子也才五品的诰命。
庄若兰却没在意这个,她若是在意这个以她的身份当日肯定也不会嫁给马鹏:“武官跟文官是不一样的,武官只要立了军功升得很快,而文官除非是那种精彩绝伦的人物,十有八九都是按部就班地上来。”文官不仅要朝中有人,还得要资历,而资历只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熬上去。
婉和郡主接到月瑶的请帖,也跟庄若兰一样,立即回复了送请帖的人,直言宴会那日一定到。
婉和郡主身边的丫鬟书竹看着那请帖,眼睛闪了一下,月瑶在书竹的印象之中是一个很傲气的人,可现在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婉和郡主笑道:“嫁人跟没嫁人是不一样的。”威远侯府那些糟心事,若换成没嫁人之前,以她的性子早就将那些惹事的女人全都灭了。可嫁人以后却不能随心所欲,得顾忌许多的东西。
书竹犹豫了一下后问道:“郡主,不管如何,世子当日都去马府提亲,虽然亲事没成,但郡主还是不该跟连氏关系如此亲近,郡主,还是避讳的好?”
婉和郡主还没开口,正好李妈妈走进来听到这话,厉声呵斥道:“避讳什么?”李妈妈是端王妃的心腹妈妈,有手段,有心智,端王妃知道婉和郡主心高气傲,虽然是婉和要嫁,但婉和觉得心头委屈,端王妃怕她行为失当,特意将李妈妈给了婉和郡主。
端王妃那时当着婉和的面直接对李妈妈说着,若是婉和有什么不当,要她力劝。
端王妃是婉和的亲娘,她自然知道端王妃是为她好,所以很多重要的事她也都会征询李妈妈的建议,而李妈妈确实也帮衬了婉和郡主许多,可以说,若是没有李妈妈 在旁的劝说,婉和郡主跟关景铄关系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李妈妈平常行事也很有分寸,这次怒斥书竹这个一等丫鬟,还是第一回 。
婉和郡主也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