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怎么把你妹妹也带进来了。”
林慧娘摸摸鼻子,好在赵氏只是说了一句,就坐到了一旁,把怀里的孩子给姐妹两个看。
不说林丽娘,就是林慧娘,也好奇地围了上来。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刚出生的孩子,林慧娘特意买的细布襁褓里,小小的婴儿皮肤红红的皱皱的,实在说不上有多好看,实诚的林丽娘就说道:“小侄子长得好丑啊。”
“小丫头懂什么,等过几天,小侄子就长得好看了,孩子刚出生都是这个样的。”
小婴儿也不怕人,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因为发育原因,他还看不清什么。
看着这可以说的丑不拉几的小团子,林慧娘心里忍不住发软,她伸出手去逗孩子,就见孩子半点也不怕生地用小手虚虚地抓住了她的手指,见状,林慧娘笑得更开心了,“娘,我侄子一看就是个胆子大的。”
赵氏笑着说:“像你哥,你哥就是个胆大的。”
林慧娘从侄子的温柔乡出来,对赵氏说道:“娘,我去做饭吧,我嫂子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赵氏想了想,说道:“吃些易消化的流食吧。”
林慧娘点点头,见林丽娘对小侄子的兴趣颇浓,她笑了笑,去做饭了。
第一次伺候产妇,林慧娘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好,她最后想了想,怕出错,就用新买的小米煮了一锅粥。
这时候,她十分庆幸自己今天突然心血来潮买了些小米。
她煮了一锅粥,又给家里几个人凉拌了个大白菜,草草对付了一顿。
林安也被送了回来,林慧娘的大伯母郭氏逗了逗林家第四代长孙,便回去了。
一家人吃完了饭,直到半下午,钱氏才终于醒了,林慧娘一直在锅里温着粥,听说她醒了,连忙盛了一碗粥送进了屋子。
钱氏一边喝着粥,一边看着婆婆坐在床尾逗弄着孩子,神色间透露着一股初为人母的温婉。
“娘,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赵氏也没推拒,家里的四个孩子,除了大儿子是早逝的林大伟起的,剩下的三个孩子都是她抢过来的起名权,“我就先起个小名儿吧,大名大郎不是起好了吗。”
林仕在上京之前,怕孩子出生时他回不来,便早早地将起好的名字写在了一张纸上,听赵氏这么说,钱氏便让林慧娘去拿那张纸:“大妹,你去从那个箱子底下把纸拿出来。”她怕纸被损坏了,便将纸压在了箱子下面。
林慧娘应了一声,从床尾的木箱下找出一张纸上,只见纸上写着四个字:景辰,婉婉。
想来是林仕不能确定钱氏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便都写了下来。
赵氏看了眼纸,说道:“景辰,林景辰,真是个好名字。既然大名叫景辰,那小名儿便叫馒头吧。”
林慧娘又忍不住悄悄地看了赵氏一眼。
虽然有原主的记忆,她知道赵氏识字,但放在这个环境里,还是怎么想怎么奇怪。
穷人家的孩子即便是男子都少有上过学堂识字的,更不用说是女子,那赵氏是怎么认识的字呢?
“馒头”钱氏在舌尖回味了一遍,笑着道:“咱们小馒头白白胖胖的,可不就像个馒头么。”
钱氏孕期里家里的条件虽然很不好,但原主林慧娘却是从来都没有苛待过嫂子,有了吃的第一个留给嫂子,因此,馒头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像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题外话------
嗷,求收藏求评论呀嗷嗷嗷!!!
第十六章 洗三
家里第四代添了新丁,家里不论是林老爷子林老太太,还是孙辈年纪最小的林安,都开心得不得了,林老爷子年纪虽然大了些,但身体还很硬朗,他和两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媳跑了好几趟林慧娘家看望新出生的小馒头。
在林家喜庆如同过年一样的氛围中,小馒头出生三天了。
婴儿出生的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助吉,也就是“洗三”。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祁祥求福图个吉利,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早在稳婆来给钱氏接生完,赵氏便跟稳婆说来了请她来主持洗三仪式,因此今天吃完了饭,稳婆便早早赶到了林家。
因为今天是小侄子的洗三礼,所以林慧娘今天便停了一天工,不过洗三礼在午饭后举行,所以还有时间准备。
吃过了早饭,林家人便都来了,他们按例准备好了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小米儿、锁头、秤砣、棒槌等物,还给钱氏送了一些鸡蛋、红糖等食品,或是小孩子能用到的衣物作为礼品,而作为小婴儿最最亲近的家人,林慧娘在赵氏的吩咐下准备了炒菜面招待来参加小馒头洗三礼的近亲。
中午坐席时,稳婆被当成上宾款待,坐在了正座上,等吃完了午饭这一顿炒菜面,洗三礼便开始了。
产房外厅正面的八仙桌被当成了香案,供奉上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则是盛着林慧娘买来的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着一对“小双包”,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钱氏床头,供着“炕公炕母”,用三碗油糕作为供品。赵氏的婆婆林老太太先上香叩首,稳婆跟着她拜了三拜,然后,林家本家人将盛有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都摆在了床上,这时,稳婆将小馒头一抱,洗三便正式开始了。
人群里,林慧娘好奇地看着,她什么也不懂,只能跟着大家照做。
只见本家人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了一小勺清水,再放进去一些铜板,这就是“添盆”。来的亲朋好友里也各自添了些礼,每一人添礼,稳婆便在旁边说上一句吉祥话,说得本家的长辈们和来宾们笑得合不拢嘴。
添盆过后,稳婆拿着棒槌往盆里一搅,嘴里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她说完,开始给小馒头洗澡。
水有些凉,淋到小馒头身上他便开始哭,但这并不是忌讳,而是吉祥。稳婆一边洗,嘴里一边念叨着祝词:“洗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
之后,她把艾叶球儿点着,用生姜片做托,放在小馒头的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了一炙。
又给小馒头熟透打扮,这时嘴上又念着:“三梳子,两拢子,长大带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
念完了,她拿着鸡蛋往小馒头脸上滚了滚,同时说道:“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