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会不会留疤,咱们回去吧,我那有上好的金疮药,再重新包扎一下才好,最好再喝服药,如今天气渐热,万一感染就糟了。”虽说一点儿小伤,但是安笙仍旧不敢小视。
从前看医书上就看到过这种情况,一点小伤没有注意,最后变成了重伤,甚至都危急生命了。
众人:“……”
陆铮手背上是刮了一道小口子,是吧?
陆文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陆铮前不久在西北中箭的部位,暗暗咽了下口水,决定三缄其口,静默不言。
紧张的气氛因为安笙这无意识的一声呢喃,忽然就散了。
杜奕衡最先笑出声来,紧接着,陆文跟林子轩也大声笑了起来。
痛快,真是痛快!
他们看萧良不顺眼已经很久了,萧良仗着身份,干下多少欺男霸女的缺德事,可是没犯到他们头上,他们毕竟不好动手。
可今儿不一样啊,萧良这挑衅挑的,是个爷们都忍不住,揍丫一顿算轻的了!
短暂的笑声过后,几人心里的坏水一股脑地都冒了出来。
萧良不争气不假,可他那个护短的老娘,也不是省油的灯。
陆铮今日将萧良揍得那么狠,难保德郡王妃不会闹起来。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几乎同时出声:“先下手为强!”
对,先下手为强!
不等德郡王府告状,他们先动手就是。
“回去。”陆铮大手一挥,让船工撑船回岸上。
这期间,他们聚在一处,早就商量出了数个收拾萧良的计策。
多管齐下。
文韬手里有德郡王父子跟汪昌平勾结倒卖粮草的证据,虽然不是很充足,但也足够德郡王害怕了。
只要这份证据的复制品一送到德郡王眼前,德郡王准保老实。
汪昌平被发配可还没多久呢,可见皇亲国戚也不是至尊保命符。
触到了天子的利益,管你皇亲还是国戚呢,照样收拾!
杜家跟林家手握言官大权,寻个由头合奏一本上去,也够德郡王喝一壶的了。
不过陆铮跟文韬都不同意他们两个插手。
现在陛下忌惮太子,忌惮陆家,若知道陆家跟杜家也走得这么近,怕是忌讳就要更深了。
这一次,陆铮自己明面上去争这口气就足够了。
暗地里,文韬再一运作,德郡王再大的火气都得压下去。
说不定还得亲自押着萧良给陆铮道歉去。
皇上忌惮陆家不假,但陆家的军功也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的,对南诏有如此大功的武将被皇亲如此侮辱,难道,这代表的是皇家对有功之将的态度吗?
皇上听到陆铮这番陈情,会是什么反应,简直不用费心多想。
必然矛头直指德郡王府。
第441章 共同面对
商议妥当之后,几人上了岸也没有再寒暄下去,迅速分开行事去了。
陆铮将安笙送回永宁侯府,也没多留,只跟安笙说了一句让她安心,连府门都没进,就快马加鞭离开了。
安笙知道今日这件事若筹谋不当,必不能善了。
看着陆铮策马离开后,她便转头去了松鹤堂。
外面的事情到底瞒不住,安笙也没想瞒着徐氏,与其等徐氏从别人那里听来流言,倒不如她现在就全都据实告知。
说完了经过之后,安笙便沉声对徐氏道:“祖母,如今顾家与陆家已是姻亲,若由着德郡王府拉下陆家,顾家必然也讨不到好处,祖母,孙女自请去山上求见师傅,当初这门婚事说到底是因师傅一纸批言而起,如今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的,必然也只有师傅。”
徐氏在内宅里浸淫久了,心思眼界难免拘泥,但是,再拘泥,也不至于那么短视。
听完安笙的话之后,他思索了一下,便迅速做出了决定。
“你放心去吧,我这就跟你父亲商量一下,德郡王世子这般诅咒我们家的孩子,我顾家再身份不如人,也不能任由他如此践踏。”徐氏一摆手,一脸的义正言辞。
“多谢祖母。”安笙也不再多言,福身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松鹤堂。
徐氏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她已并不在意,她只是怕徐氏突然糊涂,反而在陆铮身后捅陆铮的刀子。
提前打下招呼,徐氏既然也摆明了态度,那至少不会拖陆铮的后腿,这就够了。
至于徐氏说的为她出头什么的,安笙并不在意,也不相信。
徐氏若真有心替她出头,早在京里流言漫天的时候,就出了,何必等到今时今日?
就算她没那么大能力堵上全京城的人的嘴,可是永宁侯府呢?
徐氏掌管永宁侯府多年,说的话分量有多重,安笙前世就见识过了。
不过是如今还有利可图罢了。
诚如她所说,顾家与陆家现如今是姻亲,陆家近几年风头正盛,于武将世家中独大,圣宠不衰,至少表面上来看,是这样。
而顾家现在最缺的,就圣宠了。
徐氏跟永宁侯顾麟孜孜以求的,莫过于圣宠二字。
如今有了机会,跟陆家再次拉近关系,徐氏当然不会错过。
照安笙所言,陆家是必然要跟德郡王府杠上的,那顾家现在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是选择及时站在陆家这一头,还是观望观望再说?
徐氏在安笙走后,便陷入这样的沉思。
诚如安笙所料,徐氏并非真心打算替安笙出头。
方才那般说,不过也是为了昭示她身为长辈对小辈的疼惜罢了。
全是为了安抚安笙而已。
徐氏真正在意的,是顾家日后的运道。
顾麟接到徐氏派人相请,来的很快。
母子俩关上门来密谋许久。
顾麟到底在朝中,对朝堂形势了解得更多一些,对于母亲提起的事情,他陷入了两难。
同母亲的忧虑一样,顾麟也在考虑,是否要及时出声,帮陆家这一把。
良久之后,顾麟皱眉开口:“德郡王到底是皇亲,咱们若是这么跟着陆家,直接跟德郡王杠上,会不会……”
招来德郡王记恨呢?
顾麟这话没有说出口,但是徐氏却听明白了,也猜到了。
“我儿是怕招来德郡王的记恨?”
“母亲所言,正是孩儿心中忧虑。”顾麟眉目紧皱,语气沉沉。
徐氏面色同样凝重。
顾麟的担心,她并非没有。
甚至早在顾麟来之前,她就已经想到了。
这也正是她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
一面是即将结成儿女亲家的护国公府,一面是真正的皇亲德郡王府,身份都不一般,且都有圣宠。
可顾家,恰恰就缺这圣宠。
在京里做官,不比外面,圣宠二字,可是直接关系到加官进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