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鄙视地看着他,心想,你这嘴说话算数,母猪也能上树O__O
做好了选择,郑南钧也暂时不再纠结,点击屏幕,进入主页,主页的进度条已变为364/2000,空间4级。
下方提示:
提示1:黄瓜架藤成功,获得80点爱心值。
提示2:成功施肥两亩,获得120点爱心值。
提示3:成功浇水四亩,获得240点爱心值。
提示4:成功施肥四亩,获得240点爱心值。
看到4级的爱心值要求提高到2000,郑南钧感受到了升级的难度,却也觉得这样的挑战才有意思,他喜欢去征服,享受那个征服的过程。
☆、晋江独家31-32
第31章老婆好养活
回家去菜市场的路上, 郑南钧接到了黎云的电话, 说是今天中午有个饭局推不掉,他不回来吃饭了,让郑南钧不用等他。
郑南钧倒是也觉得正常, 毕竟黎云是商务人士嘛, 有饭局很正常,于是便少买些了些菜和馒头,骑着电动车回家去做饭。
在这小区住了也好几天了,每天来来回回, 进进出出,跟门口常坐的几个奶奶都熟了。
看郑南钧回来,坐在小区大门东旁的李奶奶笑道, “小钧回来了。”
李奶奶是个退休老教师,嗓门大,为人也热情。
郑南钧笑着点头,“李奶奶好, 郑奶奶好, 刘奶奶好。”
郑奶奶是典型的温婉的家庭主妇,刘奶奶则是来给闺女看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去了,中午不回来,她就闲着没事出去坐坐。
在车子上一一打过招呼,郑南钧才朝小区里骑去。
这几个奶奶都没什么事,每天出来一块坐坐聊聊天, 到了饭点再回家去做饭。
郑南钧和黎云每天晚上都出来溜达溜达,他自小跟老人就有缘,自然也就与几个奶奶闲聊上了,一来二去也就熟络了。
这个小区里老人居多,毕竟在城郊嘛,年轻人嫌上班远,都愿意住在市中心,这样早晨还能睡会懒觉。
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区里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是都是很有爱的爷爷奶奶们。
一般爷爷们都在小区里面找一处阴凉一块打牌,奶奶们愿意在小区门口找块通风处看看光景聊聊天,总之就是很有爱很自由的小日子。
郑南钧很喜欢这个小区,总比那种都是年轻人的小区,见到的人都是匆匆赶时间上下班的好。
他一直都难以适应那样快节奏的生活,即使在京都生活了那么多年。
回到家,自己做饭给自己吃,郑南钧一时竟觉得没那么大兴致了。
以往好像是有一种责任似的,两个人一起住,两个人吃饭,心底里自然就觉得要好好做,要正经花心思去做。
现在就自己一个人吃,总有一种潜意识,觉得糊弄糊弄吃点就行了,反正就自己,怎么着都行。
于是郑南钧就简简单单地清炒了个小油菜,就着两个馒头吃了。
一上午的体能消耗不少,郑南钧吃完饭就觉得迷糊想睡,把盘子端到厨房的洗菜池里,实在是睁不动眼了,心想,就不洗盘子了,跟晚上的一起得了。
喝了水,关了电视,去卧室躺下不过一分钟,便进入熟睡状态。
……
黎云今天中午本不想去应付饭局,但是也是迫于无奈,自己硬是要来了S省的管理权,要是管理不好,自然要被哥哥和继母拿了把柄去,以后就更没有主动权了,所以,他必须得好好做。
黎家的连锁餐厅类型有很多,有针对年轻人的咖啡馆,有针对平民的平价酒店,有针对小资和暴发户的中级酒店,还有针对高档消费人群的高级酒店和会所。
总之,黎家的宗旨就是——要做餐饮业的独霸。
在Q市,高级酒店和会所是经营最差的一块,而这是一种奢侈消费,打理好了,自然是油水最多的。
黎云这几天就盯上了这一点,攻关他一向擅长,这两天就一直在攻关一个Q市的房地产老总。
古场镇虽然是个偏远小镇,但Q市可是全国有名的沿海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网上投票是全国最美十大城市之一,经济发展也不错,没有理由奢侈消费发展不起来,还是以前没找对路子。
今天黎云去攻关的这个老总,是Q市最大的房地产商,下面的小房地产老板都跟着他走。
房地产是最赚钱的行业,所以房地产行业的老板也是最有钱去消费的,拿下了那个老总,自然也就拿下了一众小老板。
考察了几日,黎云就下定决心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攻坚战。
前两天一直没进展,今天终于有进展了,所以这饭局是绝对不能推的。
……
郑南钧在家呼呼大睡,这几日,他的睡眠质量极高。
他很喜欢现在这种生活状态,虽然有时候累点,但是开心啊。
不像上一世,在京都那五年,不知有多少个夜晚,黑夜漫漫,躺在床上失眠,那种滋味,真是想想就够了。
郑南钧觉得自己这一世做的决定很对,他很满意现在的状态,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靠自己去奋斗,而不是等别人来给你机会。
最近可能是郑南钧的日子过得太多自由,时间都由自己安排,所以竟也形成了一个非常随意的生物钟——每天下午4点才醒……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个生物钟实在是有些不能容忍,感觉人生都要睡没了。
但是好在郑南钧是个种地的,种地的4点起来刚好去干活。
只是从健康睡眠的角度来说,他的午睡时间确实是有些长了,他自己也知道,想着过两天一定努力调整调整,至于这两天,咳咳,先睡死过去吧。
人生难得几回睡不是?
睡起觉来去地里接着干活,锄草松土浇水,下午四五点钟正好干。
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郑南钧日复一日地干着,却是津津有味。
干到六点多,裤兜震动,郑南钧掏出手机来一看,是黎云的电话。
郑南钧:“喂,黎云哥。”
黎云:“小钧,我先回家去做饭了,你不用买菜了啊。”
郑南钧:“恩,好。”
黎云:“别回来太晚,悠着点干。”
郑南钧:“好。”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如此熟络。
今天的工作效率高,收拾出五亩来,比昨天还多一亩。
今天只浇了水,买的肥不够了,郑南钧打算明早再去买两袋。
幸好去买肥这个地方是个门头,每天都开,不用非得逢集。
从家里搬出来的时候,爸爸给了自己五百块钱,说是种地总得花钱,不能身上一分钱不带,最近可是派上用场了。
不过空